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

第二堂:選擇服務與商品

第二堂:從網路看連線的市場與不連線的市場-選擇服務與商品

第一堂課足足花了我3個小時去寫,我想有了第一堂課的經驗,第二堂課會寫的快一些



這堂課詹先生上的是電子商務中的服務與商品(真是廢話),一開始先提到連線世界與真

實世界的關連,連線的世界目前是
‧變動中的世界
‧成長中的市場
‧改變既有勢力、排名的市場
‧行為還在發展中
連線的世界產生相當大的動能,影響整個世界,就像是Eee PC的誕生,改變了電腦世界
的動能,起先宏碁也對小筆電這樣的產品並未投入,但沒想到購買他的人並不是那些原
先設定的目標族群,而是對電腦具有高度知識及使用率的人,而後這樣的動能也促使的
宏碁加入了小筆電的市場。
小筆電所產生的動能不僅如此,小筆電攜帶輕巧的特性,更促使電信業者的電信大戰開
打了,主要的就是3.5G行動上網的產品,原本被認為需求度不高的,卻因為小筆電的出
現,大大的提高了需求。

接下來的商務行為的觀察再一次的提到三大模式的形成,這次除了提到三大模式外,也
提出了「三大模式的混合」,以亞馬遜為例,其實就是說雖然亞馬遜是個大型網路零售
商的公司,但也可以在他的網頁內還有拍賣及開店的模式在裡面。

接下來提到服務標準的建立,譬如說
-每日低價格、免運費
-24小時到貨、A放B取
-打開箱子,要有驚喜

接著到商務行為的能量來源,有以下幾點:
-參與者的能量:拍賣網站(最低門檻)
-供應端的能量:開店平台(亞洲模式)
-信任行為的能量:大型網路零售商
-流量仍是商務底層
-尚未完全開展的app store
-無線通訊與shopping list

策略建議
‧立即開始,及早摸索
‧先在免費平台嘗試並試驗
‧測試你是否了解網路溝通的特性
‧時時掛在往上
‧忘掉你原來知道的
‧向顧客學習
‧然後才開店,再考慮自有網站

大店開在平台上:Uniqlo建立在淘寶網上

‧一個讓人深感意外的決定
‧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:
-初期流量的問題
-初期機制的建造
‧小店更該如此

接著開始談及選擇商品及服務上,先來幾個成功案例:
一、茶葉的故事:iTea‧我茶
二、內褲的故事:玩酷子弟
三、包包的故事:春捲包

在這邊所提到所選擇的商品及服務可以歸類成幾種類型:
一、原有的商品及服務
二、不同,又有同理心的產品
三、實體店不易開設的
四、數量多到無法陳列的
五、任何一種的價值
六、另一些未開展的事業


第二堂課就比較簡單些了,主題比較不那麼廣,內容的部份比較集中,
Q&A的部分因為我提前離開,就沒有記錄下來了。

QA

2 則留言:

  1. QA補充如下,有些也沒有寫的很全...提供參考
    Q&A:
    Q1:平台開店,實體到虛擬如何構成? 沒有實體的虛擬又如何成功?
    A1:這次6堂課的目的所在.....2005年不建議放平台,但現在此階段,單一網站已不合時流
    Q2:PChome店家的問題,如何再往上衝業績?
    A2:官網/交易網是不同的...官網較傾向訊息傳播,交易網則要把商品及交易做的清楚.方便消費者清楚找到物品.快速完成交易.
    Q3:shopping mall vs promote official site
    A3:原來的活動網站在進行交易時才跳至交易網站(如:台灣鐵路購物網)
    真正接觸人的部份,不一定是從PChome,而可以是網站自己的原始發跡站
    Q4:部落格創業的可行性,(購物網站中的部落格空間)
    A4:商務網站...所有的內容都是為了要幫助購買,直接了當.各式各樣的銷售建議...不要再分心去注意到別的事.是促成交易的內容,而非一般性的內容....
    部落格文章中又夾雜商務......未免太迂迴.3萬篇文只有3000交易???
    我認為直接是最有意義的事.部落格就做部落格該做的事...商務就做商務的事
    Q5:我想進駐24hr商店,要如何進點?已email,留言,call均無人回應....
    A5:...會後洽談,會有專人與你聯絡
    Q6:實體與虛體庫存的整合管理?如:二手書店,在3個地方露出,一賣出後要如何串聯?
    A6:PChome店家機制尚待解決.或者分開經營?或只單純做網路?
    Q7:商務及非商務網站(購物車vs形象)的區隔
    A7:新光無購物網,但遠東HAPPY GO有一些些,但也不全...
    管理的事是讓大家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.讓使用者也知道你能為他做什麼事

    回覆刪除